要去三原的人都会在这里的站点,排着长长的队等着大巴。夜幕降临,回三原的拼坐车也会在此拉客,无论几点的运动公园D口,让在西安的打拼的三原人回家不再困难。

一个典型的三原人,生活可以很悠闲简单,早起体育场锻炼、吃早餐,晚上广场散步或到夜市来上一把烤肉,喝上两杯啤酒。这样的一天也就没有白白“浪费光阴”。

陈忠实老师有部小说及同名电影【白鹿原】,可以说家喻户晓。但是有多少人知道,白鹿原只是三原县其中一处。素有“衣食京师、亿万之口”美誉。

【在三原生活,还是很安逸的!】
[“妈,出去转街道走”
“你要买啥?这么大点街道有啥转的”]

对于三原县的人们来说,三原确实“不大”。政府街、王仓巷两个街道汇集着大大小小的门店,换了一批又一批的店家。

批发市场、原化纤市场也分布在周围。小时候化纤市场门口的“酸菜凉鱼”成为我心中不可超越的小吃经典。

政府街上的广场、油坊道广场成为了三原人的主要休闲之地。散步、广场舞、中老年交际舞、遛狗、围观者···在每个夜幕降临的时刻汇集于此,放肆的热爱着生活~

还记得体育场门口的小红门歌厅成为整个80、90后的回忆,门口寄存着车子,踢完球的男孩们争抢者买水,周末三五小伙伴花上50块钱要上一打酒嗨唱一中午。

这座不大的县城,包罗万象市井生活。三原人的一天,从早起锻炼开始,早餐店来往的人络绎不绝。没整改之前,两旁的摊贩和顾客挤满整条街。

铁建处早起买菜、吃早餐的人们
【在三原,拼凑出一段完整的青春】
很多从小生活在这里的人,他们的学生时代也都是在这里度过的。在三原,所有的孩子都在为了南郊中学、北城中学而努力。

小编就是南郊中学毕业的,后操场打篮球的男孩子们、校食堂的擀面皮夹馍,门口的奶茶店和砂锅店,充满着整个青春回忆。毕业那年最特别的当属新建的“豪华厕所”,和我一批毕业的南郊学子应该都知道。

北城中学的大部分孩子都是从周边村镇考过来的,学生们都比较听话懂事,学校也是出了名的严厉。

上学放学路上拥挤的桥头、门口熙熙攘攘的小食摊、严厉却又和蔼的门卫大叔、夏天的傍晚逃课去桥上吹风···一点也没约束同学们放肆的青春!

这两所高中有着无数三原人懵懂的情感,哪怕自此之后各奔东西,去往不同的地方奋斗着未来。或许有遗憾有圆满,或许有懊悔有美好,但这就是三原学子们的青春。
【在三原,有很多让人骄傲的历史】
任何一个地方,不管发展的多么迅速,都会留下时代的痕迹。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县城,当然不例外。

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三原城隍庙。每逢八月十五、过年,城隍庙广场举办庙会十里八乡的相亲都聚集于此,格外热闹。旁边的夜市也成为了三原人的晚餐首选地之一。

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安吴寡妇的娘家-周家大院,爱国诗人、国民党元老、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青少年时期居所-于右任故居,唐代卫国公李靖的故居-东里花园李靖故居,也都成为了外地人去三原的必游之地。

于右任故居
张艺谋导演的《活着》、电视剧《白鹿原》等好多电影电视剧曾在周家大院和李靖故居取景,一度带起来了三原人民的拍戏热潮。

【在三原,严肃对待“民以食为天”】
一个城市最让人好奇的必属当地美食。三原的美食在外的名声根本不需多言,绝对是吃货们心之向往宝地。三原人的“嘴刁”名不虚传!
[“吃啥啊?”
“走,先出去,看见啥吃啥!”]
这就是三原人的日常,不是因为没啥吃,而是因为好吃的太多吃不过来!怎么抉择反而成了难题。今天小编就和大家细数一下三原美食!
早餐篇
体育场门口的早餐店少说也开了十几年了,麻麻辣辣的小旗手擀粉、隔壁的油酥馍、热乎的胡辣汤、豆腐脑、皮薄馅多的包子,豆浆配油条,一顿早餐吃出百种花样,味道简直绝了!

铁建处-三原的另一大早点摊。门头虽然叫夜市,但是确是名副其实的早市。“坡子口”油茶麻花、胡辣汤、小油条···每一样都能成为早起的动力~

三原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好这口河南胡辣汤,肉丸、土豆块、浓浓的胡椒味再配上一块葱油饼,味道嘹咋咧!之前在县医院对面,现在搬到了南郊后门,但是一点也不影响生意的火爆。

这个根本不用说,擀面皮夹馍的鼻祖,三原人不接受反驳!!!南郊学生一到早餐点,飞奔而去掏钱买个塑料袋排队“抢”馍,调料汁汁泡软了的夹馍,油香油香的。

南郊擀面皮夹馍
城隍庙旁边一家小店,多年来专注只做一样事。豆浆一碗、千层油饼4个、一碟小菜,一直保持着最良心的做法,丝毫不因生意好偷工减料,绝对正宗。

三原最好吃豆腐脑榜首位置,豆腐脑一撮香菜、几颗黄豆再浇上两勺调料水,配上夹上满满土豆丝、鸡蛋的油酥饼,他家的菜夹馍上学时经常给同学们捎一书包。

这家油茶不同于外面的杏仁油茶,老陈家的沿用传统牛油油茶,煮好洒上一把葱花,泡着热锅盔配上小菜,寒冬来吃上一碗,热乎全身!深受青中年男士的喜爱,女士们嫌味道太重太油了!

午餐篇
不用多说的一家店,一到假日慕名前来的人九点就已经排起长队。有不同于老赵家口感的千层油饼,还有疙瘩面(一面三吃)、金钱油饼、码子煮馍、泡泡油糕···满足各种口味的人,还有真空包装可以外带给家人朋友!

开了十几年的老店,吃了一代又一代人。两笼蒸饺、一碗粟米羹就吃的合合适适。皮薄馅多,凉菜和炒菜也特符合陕西人口味,经久不衰口味看得见!

实惠又好吃必选这家,每次一到饭点保准排队。辣子鸡肉不柴入味,配菜有大块的土豆块,再最后往里面拌上一份面简直太优秀!他家别的菜也是好吃又便宜!

憨娃辣子鸡
大庆路工商局门口这家葫芦头堪称三原葫芦头扛把子,馍随意掰成块拿去煮,汤鲜味美,肠子一点也不腥,而且一点也不会油腻!

名字很硬气!开在油坊道一个两间门面的苍蝇管,量大价低,三合一的臊子,来上两瓣蒜,盛上一碗面汤,吃完直呼过瘾!

典型的陕菜饭店,菜的份量很大,咸鲜为主。最出名的当属水盆和肥而不腻、瘦而不柴的肘子。热锅盔掰开,抹上油泼辣子洒点盐,加上几篇羊肉,吃一口再喝上一口汤!惬意!

鲁桥万宝楼水盆
夜宵篇
从小吃到大的夜市摊子,涮牛肚从5块一把吃到40一把,隔壁的韦记锅盔牙子、还有炒面、鸡蛋烩麻食、苗苗面馆、泡菜···好吃到想舔盘!

藏在村子里的网红炒虾尾。香辣新鲜的虾尾不带多余配料,要上一份现烙锅盔,沾着汤汁无敌好吃!路不是很好找,但是不要怀疑自己和导航!美味就在下一个路口!

一到夏天串串遍布大街小巷。猪小贱算是最早一批。挑上自己喜欢的菜,要上两瓶啤酒,吃着串,吹着风!是喜欢的夏天!他家在三原开了好几家,每家一到晚上就坐满了,要早早去占座!

名声在外!无需多言!猪蹄皮脆肉软,胶原蛋白口感吃出来!三原烤猪蹄NO.1!家常菜也是必点,凉拌搅团、饺子皮美味停不下来,有熟客去了直接去厨房自给自足!

三原人的”夜店“,春夏秋冬无论你多晚去都在营业,烧烤类,凉菜热菜类、炒面烩麻什,要吃的样样都有!(ps:大庆路店已关,门头为东三路分店)

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馋的不行了,想立马出发去三原吃一吃,这里推荐的店只是很少一部分。
还有··东一路口鸡蛋灌饼、教堂附近的浓味砂锅、电影院路口的油炸馍、宾阳阁包子、政府街的甘霖过桥米线、怡蘭香泡馍、崔和平肉夹馍、国社牛肉拉面、政府街手工擀面皮、北城中学门口的快手荷叶饼、大庆路口的新疆拌面、陕柴厂姥爷香擀面皮、独立的何军烧烤、佰运烧烤·····
大三原的美食
简直连吃一月不重样!

“走,回三原!”身在西安工作的我最期盼就是假期回家。三原多不好,身为三原人决不允许外人说!这就是三原人护犊子的精神!每当有人问我是哪里的,我都会骄傲的告诉他“我,是三原人!”
去不去三原你说了算!但是周末我要回三原!三原,走不走!


今日话题
#关于三原,你有什么想说的?#